历年护理考试常见考点总结:护患沟通常见类型有哪些?小编,昭昭医考官网的安排如下。请仔细检查。
(1)语言交际:指交际者和接受者之间以语言或文字形式进行的信息交流。护士在收集病史、开展健康教育、对患者实施护理措施时,必须进行口头沟通。
(2)非言语交际:指不使用语言或文字,而是通过身体姿势和动作、面部表情、空间、声音和触觉等进行的交际。非言语交际可以伴随言语交际,其主要目的是表达情感和情绪,调节互动,验证语言信息,维持自我形象,表达人际关系状态。非言语交际的特点是情境性、完整性和可信性。非言语交际形式主要包括:
1.肢体语言:指人体动作所表达的信息,如器械、面部表情、眼神、手势、触摸等。
2.空间效应:指双方在交流中对空间和距离的理解和应用。个体沟通时的空间和距离会影响自我暴露和舒适度。
人际交往中的距离有四种:
(1)亲密区:交往双方距离小于50cm,护士和病人在做体检、治疗、安慰、爱抚时的距离。
(2)个人区域:指交流双方距离在50-100cm之间,主要用于人与亲友交谈、护士与患者交谈时。
(3)社交区:是指交流双方的距离为1.1~4m,常用于工作单位和社交活动中,如护士和同事一起工作或护士通知病人吃饭时。
(4)公共区域:指双方距离在4m以上,一般用于正式的公开演讲,如上课、开会等。
3.反应时间:反应时间的长短可以体现对沟通的重视程度,及时反应可以鼓励沟通。
4.类语言:指随语言产生的声音,包括音质、音量、音调、速度、节奏等。这些可以影响人们对沟通的关注,同时表达沟通者的情绪和感受。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