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医考官网体温异常的临床表现——初级护师检查辅导的要义—如下:
体温异常的临床表现:体温过高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根据发热原因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
(1)发热程度:可分为:低烧:体温37.3~38.0。中度发热:体温38.1~39.0;高热:体温39.1~41。超高热:体温41以上。
(2)发热过程:临床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升温阶段:以产热大于散热为特征。以畏寒、无汗、皮肤苍白、有时畏寒为特征。体温升高的方式有突然升高和逐渐升高。高热持续时间:其特点是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体温保持在较高状态。其特点是面部潮红,皮肤灼热,嘴唇干燥,呼吸急促,脉搏加快,尿量减少。
退热期:表现为散热大于产热,散热增加,正常产热,体温恢复正常调节水平。症状是患者大量出汗,皮肤温度下降。当体温下降时,由于大量出汗、体液流失、体弱的老年患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昭昭医考官网容易虚脱或休克,其特征是血压下降、脉搏加快、四肢冰冷等。应密切观察,加强护理。退烧有两种方法:突然退烧和逐渐退烧。
(3)热型:根据体温表上绘制的体温曲线的波动特征,对热型进行分类。常见的临床热型有:漏热:体温连续数天或数周持续升高39.0~40.0,24小时内波动幅度小于1,常见于伤寒、肺炎球菌性肺炎。松弛热:体温39.0以上,但波动幅度较大。
24小时内体温差在1以上,最低体温仍超过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等。间歇性发热:高热和正常体温交替出现。发烧时体温突然升高到39.0以上,持续几个小时或更长时间,然后迅速降至正常。经过几个小时几天的间歇期,它又发作了。常见于疟疾等。不规则发热:24小时内体温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确定。常见于流感、肿瘤发热等。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