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级护士资格考试辅导: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信息由昭昭医考官网初级护士考试频道提供。有关历年年初级护士资格考试咨询的更多信息,请访问昭昭医考官网了解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信息。
病因和发病机制
胆道疾病在国内最常见,国外除胆石症外,酗酒是主要原因。
(1)胆道疾病:胆石症是最常见的。
(2)胰管梗阻
(3)十二指肠乳头附近的病变
(4)酗酒和暴饮暴食
可刺激大量胰腺分泌,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和oddi括约肌痉挛。当剧烈呕吐时,十二指肠内压力突然增大,导致十二指肠液回流到人体胰管内,引起急性胰腺炎。
临床表现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症状相对较轻。
出血性坏死少见,但严重,常伴有休克及各种并发症,死亡率高。
(1)症状
1.腹痛是本病的主要表现和症状,在暴食、高脂餐和饮酒后突然出现。
自然:疼痛的严重程度各不相同,表现为持续性和阵发性加重;
点腹痛常位于上腹部中部,也可左或右,呈带状向下背部辐射;
体位:弯曲或上身前倾可以缓解;
时间:水肿患者疼痛3~5天后缓解。出血性坏死患者发展迅速,腹痛持续时间较长,可为全腹痛。
2.恶心呕吐腹胀严重呕吐可吐出胆汁或咖啡渣样液体,呕吐后腹痛不会减轻。出血坏死患者常出现明显的腹胀或麻痹性肠梗阻。
3.发热一般持续3~5天,超过39持续,往往预示有并发症的可能。
4.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时出现脱水,频繁呕吐时可能出现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低钾、低镁和低钙血症(手足搐搦症)。
5.休克在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中很常见。
(2)物理标志
1.急性水肿型:仅在上腹部有轻微压痛。
2.出血坏死型
并发腹膜炎时,整个腹部有明显压痛和反弹痛,腹肌紧张,肠麻痹时腹部胀大,肠鸣减弱或消失。
(3)并发症
出血性坏死患者发病数日后可能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消化道出血、败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亡率很高。
相关检查
(1)血图
白细胞计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加。
(2)淀粉酶的测定
急性胰腺炎时,血清和尿液中淀粉酶常明显升高。
急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的动态变化
疾病发作后,上升的时间(h)峰值开始下降(h)持续时间(d)诊断值
血清淀粉酶812~2448~723~5500
尿淀粉酶12~241~2周256U
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是解痉止痛,抑制胰腺分泌,防治并发症。
抑制或减少胰液分泌
1.禁食胃肠减压:可减少胃酸、食物刺激胰液分泌,缓解呕吐腹胀。
2.药物治疗
(1)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可以减少胃酸分泌,从而减少对胰腺分泌的刺激。
(2)抗胆碱能药物:能抑制胃肠分泌,从而减少胃酸分泌。常用阿托品或654-2肌肉注射。肠麻痹和严重腹胀患者不宜使用抗胆碱能药物。
(3)重症胰腺炎常用他汀类等生长抑素类药物。
(2)解除痉挛和疼痛
阿托品或654-2每日肌肉注射2~3次。对于剧烈疼痛的患者,可肌注哌替啶50~100 mg。禁止使用吗啡,因为吗啡会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加重疼痛。
(3)申请
普通护理
1.休息和姿势
卧床休息,如弯腰侧卧等,鼓励患者翻身,防止因剧烈疼痛而在床上辗转反侧的人坠床。
2.饮食护理
1)急性期禁食禁饮1~3天,禁食期间不准饮水;
2)每天静脉补液;
3)腹痛、呕吐症状基本消失后,可给予少量低糖流质食物,忌油;
4)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要避免高脂肪,以防复发。
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意识变化、血压下降等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时,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抢救措施。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抢救配合。
健康教育
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该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如避免酗酒、暴饮暴食、多吃低脂、无刺激性的食物等。以防止这种疾病的复发。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