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级护士资格考试考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肾功能衰竭的主要表现为排尿异常、体内主要代谢物积聚、内环境紊乱。根据病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少尿或无尿在24小时成人总尿量小于400ml时称为少尿,小于100ml时称为无尿。一般持续7 ~ 14天,平均5 ~ 6天,最多1个月以上。
临床上少尿或无尿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阻塞,原尿从坏死的肾小管漏回肾间质所致。此时尿液小,比重低,一般在1.010-1.014之间。尿液中往往含有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和管状成分。主要表现为:
(1)高钾血症是这一时期最重要、最危险的并发症,也是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肾脏不能排出钾,使钾留在体内。各种创伤因素破坏组织细胞,使大量钾离子从细胞转移到细胞。当血清钾迅速升高,可达6 ~ 6.5 mmol/L时,临床可出现心律失常和心动过缓。心电图显示明显的高T波、QRS间期延长、P波减少等改变。血钾持续升高,随时可能发生心脏骤停而死亡。
(2)水潴留导致水中毒:肾脏排尿少或无尿,水滞留体内,稀释细胞外液,减少钠,然后水渗入组织细胞,造成细胞水肿。最常见的是肺水肿和脑水肿。前者呼吸困难,肺部有大量水泡,甚至大量带血的痰;后者可导致颅内压升高、头痛、呕吐、昏迷甚至脑疝,以及呼吸骤停和死亡。水中毒是肾衰竭早期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3)代谢性酸中毒等电解质紊乱:肾功能衰竭后,酸排泄功能下降或停止,体内积聚酸性物质,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临床上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脉搏微弱、呼气中有轻微酮症气味、严重者昏迷,然后休克。化学检查显示CO2CP下降。血液中的其他电解质变化通常是血镁增加、血钙偏低、血磷偏高等。并可能出现嗜睡和神经肌肉症状。
(4)尿毒症:肾功能衰竭的直接后果是体内代谢产物积聚,血液中尿素氮和肌酐升高。头痛、呕吐、易怒、意识障碍或昏迷、惊厥等临床症状称为尿毒症,尿毒症持续时间长预后差。
(5)出血倾向:由于血小板质量下降,各种凝血因子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有出血倾向。经常有皮下、口腔黏膜、牙龈、胃肠道出血,胃肠道出血加速血钾、尿素氮升高,有时可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多尿期通常表明急性肾衰竭正在向改善的方向发展。如果日尿量超过400ml,说明进入多尿期,最多可达3000ml以上,有时可高达5000 ~ 7000ml。这一阶段虽然有大量尿液,但肾功能尚未恢复,氮质血症仍持续存在。多尿后期,由于大量排出水和电解质,可能出现脱水、低钾血症和低钠血症。一般持续时间为1 ~ 2周。在此期间,患者出现体重下降、营养不良、内环境紊乱、抵抗力低下等症状,易发生二次感染。
3.多尿症恢复期过后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