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级护士资格考试考点: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
1.康复期病人的突出心理要求是得到尊重和重视。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并根据其专业特点给予适当的职称。特别是与患者交谈时,要力求语言亲切真诚,善于理解患者的心情,帮助患者正确调整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在此基础上重建完整的人格。同时,要鼓励有实际案例的患者,向他们说明,精神疾病经过治疗和心理调节,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为病愈后走向社会做好心理准备。
2.情绪消极、抑郁的患者首先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到善良、温暖、善良、谦逊,尊重患者、关心患者,鼓励患者参与娱乐活动,如看电视、下棋、打扑克等。帮助他们了解心理疾病,减少自卑,树立信心,同时加强患者与家人和单位的联系,让患者感受到家人和单位的同志对自己的关心,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和社会的支持。这样可以让患者觉得自己还是对社会有用的,有助于消除抑郁。
3.防止患者自伤自杀。恢复期患者最突出的心理危机是自杀,最容易表现在有绝望、毁灭、羞耻等心理障碍的患者身上。对于有自杀史、持续自杀威胁、重度抑郁的患者,要特别警惕,严格防范,注意自杀迹象的出现。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同时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打消其自杀念头。
4.做好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工作,纠正患者家属的一些错误观念,鼓励家属对精神病人有正确的态度,真正体谅病人,有同情心,有责任心。让患者的单位、同事、邻居等。在不歧视患者的情况下给予理解和同情,让患者认识到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对疾病的康复和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提高全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正确认识,了解疾病预防和康复的措施。让患者消除后顾之忧,坚持维持用药,巩固疗效,早日回归社会和家庭。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