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级护士资格考试考点:心内科专科考试与护理
1.心电图运动试验:通过给予心脏一定的运动负荷,诱发心肌缺血,通过心电图发现心肌缺血的诊断方法。目前有爬梯、跑步机、移动平板运动测试。就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安全性而言,活动度最小的平板运动试验更好,更符合生理运动。
2.动态心电图:它是一种连续记录和编辑分析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的心电图变化的方法,也称为动态心电图监测。一般采用24小时记录。记录方式有两种:磁带记录和集成电路图形记录。如今,计算机图像识别被广泛应用于阅读分析。心率变异性通过分析连续R-R间期的时域、均值和标准差、相邻R-R间期均方根差的均值和频域指标来反映自主神经功能。心率变异性的降低表明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和/或副交感神经活性降低。
3.动态血压监测:是日常生活中自动间歇测量血压的诊断技术。动态血压监测能客观反映血压的实际平均水平、昼夜节律和波动情况,因为它克服了白大褂效应的局限性,临床上血压测量次数少。
4.超声心动图:利用超声的穿透性和反射性对心脏和血管进行探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技术。超声心动图可以记录心脏和主动脉的结构和活动轨迹,观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现在它有三种显示功能:M模式(点扫描)、B模式(二维图像)和D模式(多普勒)。
5.冠状动脉造影:从不同的角度和动态揭示左、右冠状动脉及其重要分支的病变部位、范围和程度,使每一条冠状动脉都能完整清晰地显示出来。它是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但由于是创伤性检查方法,对心脏和冠状动脉的影响不同,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因此术前术后护理尤为重要。
a)患者准备
1)术前常规测试和检查。
2)放松和减压。
3)皮肤准备和碘过敏试验。
4)手术前4小时禁食禁水。
5)测量体温、脉搏、血压,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6)术前半小时肌注地西泮,嘱患者排便。
b)疾病观察
1)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心律。
2)记录左心导管插入术中肝素的用量和时间。
c)术后注意事项
1)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和呼吸,观察是否有胸痛、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
2)按压伤口包扎处的沙袋止血4-6小时,左心导管8-12小时(沙袋重1kg,大小20cm*20cm)。
3)观察切口出血情况,切口下方肢体的皮肤温度、颜色、感觉及远端动脉搏动情况。
4)术后卧床8-12小时,鼓励患者12小时后下床(左心导管24小时后才能下床)。术后反应者除外。
5)术后应建议患者多喝水或静脉补液,以促进造影剂尽快引流,避免造影剂对肾脏的损害。
6.肺毛细血管截留压的测量:使用fl
观察患者的面色、心率及节律、血压及血压曲线的变化。
c)术后护理
1)导管一般留置3天,必要时可留置5-7天,每天更换敷料一次。注意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保持伤口无菌。
2)每15-30分钟用肝素溶液冲洗一次导管,防止凝血堵塞导管。
3)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心率、心律、体温、呼吸、血压、心内压的变化,动态观察左心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4)密切记录监测数据,遵医嘱用药。定期测量肺毛细血管楔压,每次充气不得超过15-20s。压力测量完成后,应将气体完全排出,注气管应保持干燥。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