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护士资格证考试《外科护理学》水钠代谢障碍护理措施_辅导资料。
水钠代谢紊乱的护理措施
1.控制病因:治疗可以避免病情加重,防止脱水进一步恶化,使脱水易于纠正。
2.液体疗法:首先制定补液计划,明确三个问题。
(1)补充多少:即补液量,包括三部分。
1)生理需求:正常生理代谢所需的液体量一般按2000ml计算,其中500ml为等渗盐水。
2)累积损失:即从发病到就诊的液体总损失,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进行估计。预估后第只补1/2,其余酌情第二天补。
3)持续流失量:是指治疗过程中持续流失的体液量,如呕吐、腹泻、胃肠减压、高热、出汗等。这个金额是完全补充的,也就是损失多少可以补充,可以在进出场明细记录中找到。
纠正脱水的关键是第。
第,补液=生理需求的1/2,累积流失。
第二天补液量=生理需求前连续损失量,1/2累计损失量。
第三天之后,基本上就是生理需求前的连续亏损。
(2)补什么:原则上缺的就是补什么。
1)生理要求:正常成人每天需要氯化钠5 ~ 9g,氯化钾2 ~ 3g,葡萄糖100 ~ 150g以上。可提供500 ~ 1000毫升5%葡萄糖等渗盐水、1500毫升5% ~ 10%葡萄糖溶液和30毫升10%氯化钾。
2)累积损失:根据脱水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可以确定脱水性质,缺失的可以补充。
3)继续漏液:根据进出量记录,实际漏液仍在补充。
(3)如何复水:口服液是最方便安全的复水方法,但脱水患者往往口服有困难,往往需要静脉补液。静脉补液的原则是: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尿通畅补钾。更重要的是,要看病情,脱水情况,病人的耐受程度。如高渗性脱水,先糖后盐,尿中补钾是指成人每小时尿量不低于30ml。对于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液量不能多,速度不能快。
(4)补液的观察和监测:补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
1)精神状态
2)脱水迹象
3)血压、脉搏和呼吸
4)尿量
5)静脉压
6)心电监护。
7)其他,血液生化等。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