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昭昭医考!

注册 | 登陆 在线咨询 APP下载 试听 直播 题库 课程中心 首页

400-10234-66 周一至周日:9:00-21:00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全科助理 > 考试经验 > 正文

2021乡村全科助理医师基础篇:“医学人文-医学心理学”

2021-06-03

来源:昭昭医考

放大 缩小

    24课程精选

  • 24临床网络全程班
    请扫码了解课程详情
  • 24临床医师助力班
    请扫码了解课程详情
  • 24昭师带学班
    请扫码了解课程详情

相信参加2021年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都在关注2021乡村全科助理医师基础篇:“医学人文-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内容,方便大家了解。昭昭医考官网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内容:医学心理学,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应对心理压力,心身疾病。

一、概述

2.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3.应对心理压力。

4.心身疾病。

5.心理干预的基本方法。它是一门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预防和护理的学科。医学心理学是自然心理学和医学领域的交叉学科。在中国,它被列入应用心理学。

二、医疗模式的转变人类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提高,使得医疗模式得以发展和完善。医学模式在历史上经历了自然神论模式、自然哲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四个阶段。主要区别在于对心身关系的理解不同。

(1)自然神论的医学模式形成于大约1万年前的原始社会。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极低,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是超自然的,认为“万物有灵”,认为人的生命和健康是上帝主宰的,疾病和灾难是上帝惩罚的。所以当时治病的方法就是求神、求医、求医。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这种模式已经失去了意义,但在中国的一些偏远地区和一些文化群体中,仍然可以看到它的遗迹。

(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在3000年左右开始出现。比如中医发展到这个阶段。中医著作中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观点就是这种模式的体现。在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指出“以人为本”、“一个是语言,一个是医学”的治疗理念也是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观点。这些观点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生物医学模式自15世纪文艺复兴以来,西医开始摆脱宗教禁锢。哈维等人提出的血液循环理论将医学推向了一个新的时期,即以生物机体为中心的医学整体观时期。人们采用了绝育、接种疫苗和抗菌药物,赢得了人类健康革命的胜利,使医生的地位在许多国家迅速提高。随着医学的发展,生物医学的片面性逐渐暴露出来,即忽视了人体的整体性和社会性特征。

(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防治方法的改进,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已经成为主要的健康危害。

1977年,美国医生恩格尔在美国杂志《科学》上撰文《需要新的医学模式》,批判生物医学模式的“还原论”和“身心二元论”,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我国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整体医疗模式”,这是一种更新的医学发展观。

三、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和科学研究,并引入自然科学的最新思想和概念,我国医学心理学家对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总结起来大致有六个基本观点。

(一)身心合一的思想一个完整的个体应该包括身心两个部分,两者相互影响。对外界环境的刺激,身心作出整体反应。因此,在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中,心、身或精神与身体是相辅相成的。

(二)社会对个体影响的观点完整的个体不仅是生物人,也是社会人。人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生活在不同层次的人际网络中,即人生活在一个多层次、多层次的系统中。不同层次之间既有纵向互动,也有横向互动。因此,在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中,社会对个体的影响不容忽视。

(三)认知评价的观点心理社会因素能否影响健康或导致疾病,并不完全取决于因素的性质和意义,还取决于个体如何识别和评价外部刺激,有时后者占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认知评价可能决定疾病是否发生以及疾病的预后。

(四)主动适应和调整的观点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个体逐渐形成对外界事物特定的反应模式,构成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这些模式和特征使个人在与周围的人和事的互动中保持动态平衡。其中,心理主动适应和调节是保持个体行为与外界相对和谐的主要因素,也是个体保持健康、抵抗疾病的重要力量。

(五)情感因素的作用观点情感与健康密切相关。心情好是健康的基础,心情不好是致病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中,情绪的变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六)对人格特征作用的看法面临同样的社会压力,有的人生病,难以适应;其他的都是“舒服”,很快就熬过了“难关”。因为这种现象和性格特征密切相关。对人格的研究使医学心理学更具特色。

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心理健康,又称心理健康,是指通过积极有益的教育和措施,保持和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以适应当前和发展中的社会环境。现代医学模式强调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说,人们不仅要注重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和身体卫生来保证身体健康,还要注重心理健康来保证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意义

01有助于精神疾病的防治

02有助于人们心理健康的发展

03有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04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健康标准:

05有足够的适应能力;

06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估计;

07人生目标可以现实;与真实环境保持联系;

08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经验学习能力;

09能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10适度的情绪发泄和控制;

11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发挥个性;

12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个人基本需求能恰当满足。

此外,我国的心理学家还从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康复力、愉快胜于痛苦等方面阐述了心理健康的标准。

其中,以下五条标准值得重视:

1.智力正常

2.情绪良好

3.人际和谐

4.适应环境

人格完整

人格完整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使成人保持人格的完整,培养健全的人格。人格障碍是精神障碍中常见的形式。个体人格形成的标志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社会化。人格完整主要表现在:

①人格的各个结构要求不存在明显的缺陷与偏差;

②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③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

④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第三节心理应激的应对心理应激是指个体在“察觉”到环境刺激构成威胁或挑战、必须作出适应或应对时,出现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的适应性反应过程。应激的概念最初由加拿大心理学家塞里于1936年首次提出,认为应激是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

一、应激源

(一)应激源是指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内外刺激因素。应激源是引起应激的原因,一般分类如下:

1.社会性应激源指生活事件、日常困扰、重大变故和文化冲突等。

2.职业性应激源指与工作有关的应激源。

3.环境性应激源指各种特殊环境、理化和生物学刺激物。

4.心理性应激源指挫折与心理冲突等。

(二)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既有积极意义,也会产生消极作用。

1.积极意义提高在后来生活中的应对和适应能力

2.消极作用可加重一个人已有的疾病,或造成疾病复发。塞里用一般适应综合征描述生理反应过程,主要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心理应激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生理机制进行人体的适应性调节的,心理的认知评价、社会支持的利用、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等在应激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生活事件对人有不同的意义和刺激强度,其刺激强度以生活事件单位(life change unit,LCU)为标志。当一个人所遇到的生活事件刺激过强、持续时间过久时,可引起疾病。

二、影响心理应激中介因素中介因素或调节因素是指介于刺激和反应之间起中介和调节作用的因素。个体对应激源的反应方式和强度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应激的心理反应的类型和强度取决于三类因素:应激源的强度、当事人本身的心身特点和环境因素。

三、心理应激的应对方法应对应激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有:

1.消除、逃避或回避应激源。

2.调整对刺激事件的认知。

3.增加可控性和可预测性。

4.提高自身应对能力与应对经验。

5.采用自我防御机制。

6.学会放松和自我调节。

7.取得社会支持和安慰,利用各种有效的应对资源。

8.请心理治疗师帮助,必要时选用适当药物。

心身疾病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和防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心身疾病分布于各个系统,种类甚多,范围很广,主要包括由情绪因素引起,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受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与器官的疾病。

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哮喘、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癌症等。

二、影响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

1.社会文化因素一般指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与事件、人际关系、家庭状况、经济条件、职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社会地位、个体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2.情绪因素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总有一定的情绪反应,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正常心理反应,而情绪活动总伴有相应的生理、生化反应。

3.人格特征“A型行为类型”、“C型行为类型”。

三、心身疾病的诊断要点心身疾病的诊断上包括躯体诊断和心理诊断两方面,主要依据以下几方面的要点进行:

1.确定心理社会因素存在,其与患者的躯体症状有明确的时间关系。

2.躯体症状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存在已知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3.病情的加剧与缓解与情绪因素密切相关。

4.排除神经症或精神病。

心理干预的基本方法、医患沟通第五节心理干预的基本方法心理干预包括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概念。心理治疗也称精神治疗,是以一定的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患者的认识、情绪及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心理咨询是给来访者以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的过程。

通过心理咨询与治疗,能够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上的疑难问题,解脱心理上的苦恼,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应对各种事件的能力,从而促进其主动调节与适应环境能力的提高,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心理治疗的性质与适应证1.性质心理治疗要完成对人的思维、行为以及人格的改造与纠正,其治疗过程不同于传统的医学治疗。

(1)自主性:心理治疗的关键是帮助患者自己改变自己。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医患关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关系,而是一种合作努力、伙伴或同盟的关系。患者从一开始就发挥主动的作用。通过治疗,患者变得越来越具有自主性和自我导向能力,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更负责任。

(2)学习性: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心理治疗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个体的情感、认识以及行为都是个体过去生活经历的产物,它们是“学习”而来的。因此心理治疗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其一是患者自愿主动并且配合治疗,应有强烈的求助动机;其二是有一个可能提供转变的外环境,环境允许他的改变;其三是能克服学习的内部阻碍,这需要转变其防御机制,放弃其“面具”,与治疗师取得密切配合。

(3)实效性:心理治疗是一项有实效的工作,它是有效的,可以从许多实际的观察中发现,心理治疗后人体有确切的生理、生化或免疫方面的改变。心理治疗同时也是有益的,而且是人道的。

适应证心理治疗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与心理的许多疾病与问题。最常应用在神经症、儿童与成人的行为障碍,包括性心理障碍、应激或挫折后的情绪反应、重性精神病的恢复期、心身疾病的辅助治疗、学习问题、人格问题以及某些慢性病患者的康复治疗等。

二、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

1.行为疗法又称为行为矫正或学习疗法。根据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一切心理失常现象都是习得的行为。行为治疗的具体方法如下:

(1)系统脱敏法

(2)冲击疗法

(3)厌恶疗法

2.以人为中心疗法是美国的心理治疗家罗杰斯所创建的一种心理疗法,是人本主义疗法的代表。人本主义疗法是现代心理治疗中的“第三种势力”。

(1)以人为中心疗法的特点:

①以来访者为中心;

②把心理治疗看成一个转变过程;

③非指令性治疗的技巧。

(2)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主要技术:

①真诚:是指真实,或治疗者自身的和谐一致。

②无条件积极关注:是指不带价值判断地表达对人的基本尊重,接纳人有权产生自己的感受,对当事人的接纳与关怀是无条件的。

③同感的了解:是一种能深入当事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

三、心理治疗的原则1.治疗关系的建立原则

(1)单向性:心理治疗关系一旦建立,就是单向性的,一切为了患者的利益。它不同于友谊的双向互利关系。

(2)系统性:治疗者要采取一系列有计划、明确、针对性强的措施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3)正式性:一切活动均不能超出这种关系约定的目标与范围。

(4)时限性:以后再有问题,还可以重新建立治疗关系。

2.心理治疗的原则

(一)保密原则

(二)真诚原则

(三)“中立”原则:不能替患者作选择。

(四)回避原则:涉及个人的隐私。

四、心理咨询

1.心理咨询的方式

(1)门诊心理咨询

(2)信函心理咨询

(3)电话心理咨询

(4)专题心理咨询:在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进行专题讨论和答疑。

(5)互联网心理咨询

2.心理咨询的主要手段

(1)宣泄

(2)领悟:指来访者在咨询人员的帮助下,全面深刻地认识其心理不适与情绪障碍的过程。

(3)强化自我控制:在心理咨询中,任何形式的“痛”都是自我控制不力的表现。强化自我控制可使来访者解除某种不良情绪状态与行为方式对自我的禁锢,协调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获得内心的和谐。

(4)增强自信心

3.心理咨询的常用技巧

(1)倾听技术

(2)同感技术:

①设身处地;

②传达给对方;

③引导进一步思考。

(3)真诚技术

(4)询问技术:开放式和封闭式。第六节医患沟通

一、医患沟通的技巧医患沟通过程主要是以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两种方式进行的。

1.言语沟通

(1)交谈的原则

1)尊重患者

2)有针对性

3)及时反馈

(2)交谈的技巧

1)注意运用倾听

2)体会患者的感受

3)抓住主要问题

4)善用引导话题

5)恰当应对反应:点头

2.非言语沟通

(1)面部表情

(2)身段表情

(3)目光接触

(4)人际距离:医生与患者0.5~1.2m左右。心理医生与来访者1.2~1.5m.

二、医患交往的障碍与处理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围绕患者的疾病和健康问题进行不断深化的信息交流,交流的信息既包括同疾病诊治直接有关的内容,也包括医患双方的思想、情感、愿望和要求等方面的表达。医患沟通是为了增加相互了解,但由于信息传递与理解上的差异,使医患交往不尽如人意,以致影响医患关系。

1.医患交往的障碍导致医患沟通不良的因素可来自于医患双方。对患者来说,主要是认为自己获得的信息不足,听不懂医生的术语,医生同情心差,记不住医嘱等,医生方面则认为患者的依从性差,提供信息有误等。

(1)信息缺乏或不足

(2)沟通方式问题

(3)记不住医嘱:

①将医嘱内容进行归纳;

②指导力求具体。

③重要的医嘱首先提出。

④语句表达通俗易懂,简洁明了。

⑤复述可以增强记忆。在患者离开前让其将医嘱复述一遍,有利于增强记忆。

(4)同情心不够

(5)依从性差治疗效果=医生的临床知识与技能×患者的依从性

2.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医患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两者缺一不可。然而,医疗部门与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过程中仍起主导作用。所以,改善医患关系的措施应当主要着眼于对医务人员的要求。

(1)树立新的医学模式下的医学观: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患病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学过程,也是一种心理体验和社会文化体验。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体验,对疾病症状意义的解释等各方面都是一种个人体验,这种体验是由社会文化、个人经历、心理特征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因此,医生在诊治患者时不能只见疾病不见患者,只注意局部忽略全身,而应该从单纯的生物学诊治转向生物、心理、社会的立体诊治。

2)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技术:医学是一门极为深奥、广博的科学,要求医者博学多才,“上知天文,中知人事,下知地理”。清代著名医学家赵晴初在《存存斋医话稿序》指出:“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必精而专,始能博而约。”在诊治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医生高超的医术、娴熟的技能容易使医患之间在技术水平上的沟通获得成功,进而有利于非技术水平上的沟通和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

(3)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医务工作者要自觉进行道德品质的塑造,把符合社会要求的医德规范,如爱惜生命,尊重患者,恪尽职守,不谋私利等内化为自身的医德要求。

医德信念的树立是一个长期积累、强化的过程。医务人员应经常自觉地自我省察,经过长期的自我教育,将社会要求的各种医德规范变成自己稳固的观念。同时,医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应对从容,培养对应激与挫折的承受能力,以饱满的精神、积极的情绪、激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上关于“2021年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课程“医学人文-医学心理学”基础班讲义”的文章由昭昭医考官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的文章随时关注昭昭医考官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2023昭昭辅导课程学习规划,备考宝典,免费资料,一对一免费答疑
  • 历年题目

    题目实战演练
  •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 模拟考试

    优质模拟题
  • 练习记录

    提高复习效率

讲师团队 MORE

拢一讲师

丰富的教学经验 重难点把握精准

查看详情
王韵茹讲师

授课方式独特 从事工作近10年

查看详情

昭昭免费体验课

【乡村全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拢一老师

点击试听









近期直播 MORE

  • 今日已打卡

    13260人
  • 准确率

    89.93%
冉* 同学 今日已打卡
周*岳 医生 今日已打卡
黄*锋 实习生 今日已打卡
史*锋 药师 今日已打卡
任*伟 教授 今日已打卡
白*怡 主任 今日已打卡
郝*宇 同学 今日已打卡
丁*立 同学 今日已打卡
李* 医生 今日已打卡
刘* 实习生 今日已打卡
王* 医生 今日已打卡
贺* 医生 今日已打卡
韩*玲 医生 今日已打卡
李*超 同学 今日已打卡
赵* 同学 今日已打卡
郝*楠 主任 今日已打卡
王* 同学 今日已打卡
陈*竹 医生 今日已打卡
陈* 同学 今日已打卡
李* 同学 今日已打卡
韩*鹏 药师 今日已打卡
余* 同学 今日已打卡
董* 教授 今日已打卡
佟*经 实习生 今日已打卡
王*智 同学 今日已打卡
牛*宇 同学 今日已打卡
马* 医生 今日已打卡
兰*晶 同学 今日已打卡
王*男 医生 今日已打卡
李*松 医生 今日已打卡
陈*伟 医生 今日已打卡
立即打卡

请扫码进入刷题模式

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 优选课程
  • 免费资料
  • 学习指导
  • 复习规划

热门报考(专题)

登录窗口
注册登录后,系统将自动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